庄晚芳

庄晚芳,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栽培专家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晚年致力于茶业的宏观研究,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著有“茶作学”、“茶树生物学”等。

庄晚芳是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重视并善于总结群众丰富的茶树栽培经验,主持并参加茶树栽培基础理论研究。1956年,他编著的《茶作学》,是我国现代茶树栽培学的一本重要专著,既系统总结了我国茶农的宝贵经验,又172全面介绍了苏联种茶的先进技术,对我国茶树栽培的实践及理论,都有较大的影响。50年代以前,我国的茶园种植方式几乎全部为丛式茶园,单产低,管理不便。庄晚芳在该书中指出:“至于发展新茶园,为了适应机械化,提高生产率,应该尽量采用条式茶园的布置”。现在我国各茶区发展的新茶园基本上都是采用条式茶园的布置。

1957年,庄晚芳的另一本关于茶树栽培的理论著作——《茶树生物学》出版了。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茶树生物学特性的专著。该书对国内外茶学界长期争论的茶树原产地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既批驳了拜尔通(S.Baildon)和勃朗(E.A.Brown)关于茶树原产印度的观点;也明确指出科思司徒(Cohen Stuart)“二元论”(注:指茶树的大叶种和小叶种各有其原产地)的错误;进而从野生茶树状况、人类利用习惯、栽培历史以及边缘植物的分布规律等方面,科学地推断“云南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四川、贵州、越南、缅甸和泰国北部是原产地的边缘。”庄晚芳的这一提法比吴觉农于1923年在《中华农学会报》上发表的《茶树原产地考》更为明确,更加具体。1981年,他又发表了《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的论文,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有关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资料进一步证明,茶树原产地在云贵高原的论断是正确的。该书在论述茶树原产地和茶树形态学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特别对分枝习性、新梢形成和根系发育及其与茶叶产量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使茶树修剪、茶叶采摘和茶园耕作、施肥等技术措施有了较系统的理论依据。它标志着我国茶树栽培开始从传统经验上升到现代科学水平。

与此同时,在庄晚芳的主持下,组织了一批年轻教师开展茶树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1957年,他发表了《茶树根系的研究》一文,这是国内专门研究茶树根系的学术论文,使茶学界开始扭转了只重视茶树地上部分而忽略地下部分的倾向。在1963年召开的中国园艺学会年会上,庄晚芳等发表了题为《茶树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的论文,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引起全国茶学界的重视。

1964年8月,《茶叶科学》创刊号发表了庄晚芳的学术论文——《论茶树营养特点与茶园管理的综合技术》。论文首先阐明茶树的营养生长有如下特点:(1)茶树营养生长的连续性;(2)茶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先后但无明显界限;(3)茶树有高度适应营养条件的能力;(4)氮、磷、钾、锰、铜、铁、铝、锌、氟、铝等为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文中指出:“过去栽培上把留叶当作‘养蓬’的重要措施,其实保养根系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栽培上忽视根系的培育,将是个很大的错误。”在谈到低产茶园改造时,他指出:“特别是水土流失较严重,……土是基础,水是命脉,水土保不住,施肥、耕作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增产更难保证。”他在科学论证茶树营养特点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了茶园土壤管理和茶树管理各项主要农业技术措施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这篇论文提出的基本观点和综合技术措施,对我国在60年代以后建立的大面积高产稳产茶园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在此期间,庄晚芳还就茶叶采摘问题发表了很多论文。他在总结龙井茶区采摘经验的基础上,借用茶区普遍流行的茶谚:“割不尽的麻,采不尽的茶”,“头茶不采,二茶不发”,“愈采愈发”,从而提出了著名的茶叶“愈采愈发”的观点。尽管他在论文中多次阐明了“愈采愈发”的涵义及其应具备的条件,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竟被断章取义,横加批判。现在,科学试验证明,“采”与“发”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合理采摘既是茶叶的收获过程,也是提高发芽密度的有效措施,而且不少茶树品种还具有“耐采”的特性。这些客观事实,足以证明他的论点的正确性。

1984年,当茶学界隆重集会,庆贺他执教50周年的时候,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编的新著《茶树生理》。这部著作,总结了他长期的研究成果,并综合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成为茶树栽培学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此外,庄晚芳对茶树分类的研究,也有较深的造诣。早在50年代中期,他在《茶树生物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国外的各种茶树分类法“均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有茶树类型”。60年代初,他提出了将中国茶树区分为7个主要类型的意见。1981年,他和刘祖生、陈文怀合作发表了《论茶树变种分类》一文,以茶树的亲缘关系、主要特征、特性和地理分布等为依据,综合多年的研究资料,提出将茶树划分为云南、武夷两个亚种和云南、川黔、皋芦、阿萨姆、武夷、江南、不孕7个变种。此后,有人通过茶树细胞学研究,证实上述分类较为客观。

198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庄晚芳的最新著作《中国茶史散论》。该书汇集了他多年研究的结晶,从茶的饮用史论证茶的起源和传播,并着重研究了茶的生产发展史、栽培技术史和采制技术史等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庄晚芳还高度重视研究祖国茶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他利用各种场合、满腔热情地向领导和群众作宣传。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杭州“茶人之家”和厦门“茶人之家”,就是在庄晚芳的呼吁和宣传后建立起来的。他在报刊上多次发表的文章中,在向青年学生讲授茶文化专题课中,都特别强调饮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如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茶叶文化与清茶一杯》一文,就对此作了论述。1989年,庄晚芳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中国茶德”的设想,将现代茶文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将“中国茶德”精辟地概括为“廉、美、和、敬”四字。所谓“廉”,就是“廉俭育德”;“美”就是“美真康乐”;“和”就是“和诚处世”;“敬”就是“敬爱为人”。

茶诗是中国古代茶文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不少著名诗人,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苏轼、欧阳修等都曾以茶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美丽诗篇,使祖国茶文化更加光彩夺目。庄晚芳在积极倡导茶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还十分关注古茶诗的发掘和现代茶诗的创作与宣传。他曾说道:“读了一首好茶诗,正如品尝一杯芬芳的名茶,使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个人简历

1908年8月20日(农历) 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

1927年 毕业于集美高等师范学校。

1930年 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1934年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34—1937年 任安徽祁门茶业改良场技术员。

1937年 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

1937—1938年 任福建省农业改进所技士,福安社口茶场技师。

1938—1939年 任福建省贸易公司晋江办事处主任。

1939—1940年 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副局长。

1940—1941年 任福建省建设厅技正。

1941—1942年 任东南茶叶改良场技正。

1942—1943年 任中国茶叶公司研究课课长。

1943—1948年 任福建省农林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兼任协和大学教授。

1949—1952年 任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

1952—1954年 任安徽农学院、武汉华中农学院教授。

1954—1991年 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

1955年 任浙江公安厅十一处茶叶技术顾问。

1956年 被选为浙江省茶叶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第四、六届名誉理事长。

1964年 被选为中国茶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80年 任商业部茶叶加工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8年 任司法部全国劳改系统茶叶协会名誉理事长,浙江“茶人之家”名誉理事长,浙江茶叶集团公司顾问。

1989年 任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顾问,福建省三明市茶业公司顾问。

1990年 任福建茶艺馆顾问。

词条标签:
茶人茶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