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 |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茶小山

茶小山

茶山上住着茶小山

弘一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是修心的结果,是大师心灵境界的升华。

微信截图_20160930145148.png

茶空间_001.jpg

弘一在致许晦庐的一封信中曾说:“朽人剃染已来二十余年,于文艺不复措意。世典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况乎出家离俗之侣;朽人昔尝诫人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即此义也。”

茶空间_002.jpg

修身重于修艺,修艺赖于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将人生、艺术、禅修,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亦得到了升华。

茶空间_003.jpg

茶空间_004.jpg


叶圣陶在谈弘一晚年书法时说:“弘一法师近几年的书法,有人说近于晋人。但是,摹仿的哪一家实在说不出。我不懂书法,然而极喜欢他的字。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茶空间_005.jpg

这段话道出了弘一书法所臻至的审美境界。这样的欣赏,已经超越了书法的一点一线,而是深入书法的本质——文化观念的价值。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茶空间_006.jpg

茶空间_007.jpg

茶空间_008.jpg

弘一法师明信片上的书法:

茶空间_009.jpg

茶空间_010.jpg

茶空间_011.jpg

茶空间_012.jpg

茶空间_013.jpg

茶空间_014.jpg

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茶空间_015.jpg

1/16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弘一法师

2/16

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

——弘一法师

3/16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弘一法师

4/16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弘一法师

5/16

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弘一法师

6/16

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弘一法师

7/16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微言》

8/16

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为题小梅花屋图》

9/16

愤怒之气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伤到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切不可为一时的情绪宣泄而不加控制,导致事后的追悔莫及。

——弘一法师

10/16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

11/16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春游》

12/16

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

——《秋柳》

13/16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疑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忆儿时》

14/16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归燕》

15/16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尽众喧动,纷纷俗务荣。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花香》

16/16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24

爆款推荐